超級食品的興起離不開人們對營養飲食的追求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需求逐年增長,超級食品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。

人們對人參等天然成分的興趣越來越濃,人參以其抗疲勞、增強免疫力和提神等特性而聞名,各大品牌現在紛紛避開咖啡因,在口味和成分上創造多樣化,以吸引并激發人們的興趣。
人參飲料作為一種健康選擇,已經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。上班族、體力勞動者、創業人員等工作強度大、過度用腦人群也已經加入進來,其緩解疲勞、提高記憶力,補充精力等優點已被多個國家認可。
但對于“超級食品”并沒有標準的定義,那些營養功能豐富,并且有益人體健康的食品,都有可能被人冠以“超級食品”稱號。
隨著消費者對超級食品需求的增加,一些超級食品開始受到大型食品企業的關注。
雀巢2018年收購超級食品公司Terrafertil多數股權,后者是全球最大的黃金莓(goldenberries)生產商,黃金莓是最熱門的超級食品之一,2020年與日本美容和健康食品生產商Fancl Corp(芳珂)達成合作,開拓超級食品市場。
家樂氏旗下風投基金Eighteen94 Capital2017年耗資425萬美元領投超級食品公司Kuli Kuli,是最早專注辣木相關產品的食品公司,辣木被認為是新晉的超級食品;通用磨坊2017年領投了以羽衣甘藍、甜菜等為原料的零食而聞名的超級食品創業公司Rhythm Superfoods,旨在將其定位為植物基零食的領導者。
食品巨頭熱衷于加入超級食品熱潮的原因,無疑是看好后者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。

英敏特數據顯示,從2011年到2015年,全球含有“超級食品”、“超級水果”和“超級谷物”的食品和飲料增加了202%。市場分析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的預測顯示,2019年至2023年,全球超級食品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7%。
在這個如此大的市場,哪些“超級成分”會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呢?
調查顯示,消費者也越來越多關注具有研究支持的東方藥草成分,如姜黃、抹茶、南非醉茄和紅景天等。蘑菇類具有增強免疫和抗衰老的作用,目前已經被應用到咖啡、茶、巧克力以及爆米花等各種食品中。
奇亞籽、藜麥和蕎麥則被稱為超級谷物,南瓜籽和葵花籽在近兩年也很受歡迎。

漿果、鱷梨、芒果、石榴、藍莓等具有特定健康特征的水果產品也被稱為超級食品,可作為超級成分。
益生菌和益生元類產品也頗受消費者喜愛。如康普茶中的含有的一種活性菌能增強消化。此外,益生元成分如猴面包樹粉和菊苣根,也越來越受歡迎。其他更為大眾所熟悉的超級食品還包括巴西莓、羽衣甘藍等。
超級食品也許不會一躍成為主流趨勢,但它們正在不斷發展壯大。食品飲料品牌已意識到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,并開始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。
(聲明:本文來源“食品飲料行業觀察”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侵刪?。?/span>